周国平: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人生-pg娱乐电子游戏

 周国平: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人生-pg娱乐电子游戏

周国平: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人生

编辑者: | 发布时间:2015-11-10
 
 
 
 

哲学与人生

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体认为人身上最重要的是什么?’,让这个‘最重要的东西’得以保持人就会幸福”。

 

“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就是让人所拥有的两个最重要的东西身体和精神有个良好的品质和状态,把‘命照看好,心安定好’”。

 

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自己的人生态度自己做主,第二在事业选择上自己做主。此外,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格外重要。兴趣不一定和事业相同,但一定不能缺失。

 

日前,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第一期博雅班隆重开班,中国当代著名学者、散文家、哲学研究者、作家周国平先生受邀为学员们讲授开班第一课——《哲学与人生》。厦门大学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为论坛致辞。

厦门大学管理学院edp中心副主任何燕珍副教授、副主任章永奎副教授出席论坛,edp中心副主任陈萍老师主持论坛。为了一睹哲学大师的风采,演讲所在的厦门大学科艺中心会议厅座无虚席。

对于此次的主讲内容,周国平先生表示哲学是自己的专业,既是毕生所学,也乐于和大家分享,而对于人生,周国平先生表示,也可以和大家谈谈,“因为今年我已经70岁了”,观众们看到台上体格矫健、精神矍铄的周国平先生,惊叹之余,纷纷报以热烈掌声,他说自己之所以能在70岁时仍保持这样的状态,要感谢哲学,“对于我来说,哲学最重要的不是给了我一个‘饭碗’,我相信即使我没有把它作为职业,我仍然是离不开哲学的。”

周国平先生说,他今天要讲的哲学是任何人都不可缺少的一种哲学,哲学诞生于古希腊,英文为“philosophy”,意为“爱智慧”,何为“爱智慧”?周国平先生引用了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未经思考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他说对人生的这样一种心情和追求就是“爱智慧”。

 

“按照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哲学源于‘惊奇’和‘疑惑’,当一个人开始对世界感到惊奇、对人生感到疑惑的时候,他就进入了哲学状态。”周国平先生说哲学很宽泛,可分为世界观和人生观两部分,世界观探讨“世界的本质”,人生观探寻“人生的意义”,而他今天要讲的主要是“人生哲学”,即归根结底就是探讨人生的意义。

 

周国平先生将“好的人生”分为三个层次来探讨,第一层次是世俗层面的,即“如何活得幸福和变得优秀”,第二层次是精神层面的,即“道德和信仰”,第三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得到满足之后,每个人都必须面对的“生死问题”。

幸福的“快乐主义”和“完善主义”

最早探讨幸福的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过“幸福是我们一切行为的终极目的”。何为幸福?周国平先生说“幸福是一种非常让人满意的生活状态”,但至于何种状态让人满意,每个人又有不同的答案,幸福于每个人不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来自于价值观的分歧”。所以,从哲学的角度谈幸福问题就是立足于价值观。

 

“价值观主要是指‘个体认为人身上最重要的是什么?’,让这个‘最重要的东西’得以保持人就会幸福”,周国平先生说,从哲学史上来看,最重要的东西无非有两种,一个是生命意义上的身体本身,一个是精神灵魂,根据对这两种东西的不同侧重,在幸福的探讨上又会分为两个派别,即“快乐主义”和“完善主义”,前者侧重身体,后者侧重精神。

 

一般认为,“快乐主义”的创始人是古希腊哲学家伊比鲁鸠,他认为快乐就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烦恼,“有人歪解它为‘纵欲主义’,但其实不是,他是反对纵欲主义的,他强调理性的追求快乐,”周国老师说追求快乐也是有原则的,一是理性原则,不要损害自己,二是道德原则,不要伤害他人。而西方哲学到了英国,例如约翰穆勒则开始强调精神层面的快乐,他认为快乐是有层次之分的,“精神层面的快乐比身体、物质层面的快乐更深刻、更持久、更积极。”正所谓“不满足的人比满足的猪快乐,不满足的苏格拉底比满足的傻瓜快乐。”周国平先生认为,在中国,和西方的“快乐主义”比较接近的是道家思想,他说《淮南王书》有曰“全性保真,不以物害形”,对此庄子在《逍遥游》里进行了更深的阐述,他强调保存生命的原真状态,同天地精神往来,得到灵魂的快乐。

 

而关于幸福的另一种观点——“完善主义”,周国平先生认为完善主义在西方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苏格拉底,他提出一个公示叫做“智慧=美德=幸福”,一个人有智慧,想明白了人生的道理,他就是有道德的人,也就是一个幸福的人。而在中国,周国平先生认为儒家思想比较接近“完善主义”,他将孔子的“幸福观”概括为四个字“安贫乐道”,一句“朝闻道,夕死可矣”足见孔子对精神层面的追求。

周国平先生认为“快乐主义”和“完善主义”的差别并不大,两者互有交叉,归纳他们的观点,周国平先生说:“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就是让人所拥有的两个最重要的东西身体和精神有个良好的品质和状态,把‘命照看好,心安定好’”。

 

他说,作为自然人的我们一方面要经常抽身出来聆听生命,生命是大自然的孩子,生命枯竭,精神也会枯衰,另一方面也要注重自身情感的满足,包括亲情、爱情、友情等,人生中最大的幸福都是最本质、最平凡的事情,比如知心的朋友、和睦的家庭和相爱的伴侣,他不反对享乐,也不排斥金钱,但如果一个人连生命最基本的需要都没有得到满足,或又因为金钱而被奴役,那自然不能称得上幸福。

优秀来源于良好的智力和心灵品质

一个优秀的人,无不是善于认识自我、敢于实现自我的人,优秀的前提是自我觉醒,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尼采说“很多人戴着面具活在这个世界上”,受舆论、习俗、环境、职业影响,按照别人为自己设定的角色而活,大部分人出于懒惰或怯懦,并没有活出真正的自我。

周国平先生认为一个人要对自己的生命负责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自己的人生态度自己做主,第二在事业选择上自己做主。此外,发掘和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也格外重要。兴趣不一定和事业相同,但一定不能缺失。

至于如何挖掘自己的兴趣,周国平先生提到一个前提,即一个人的智力品质,它包括好奇心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拥有强烈好奇心的人和高度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既是拥有了良好的智力活动的习惯,也是通往优秀的必不可少的前提。

通往优秀的另一前提是一个人要拥有良好的心灵品质,即“情感和内心的丰富”,周国平先生对于如何到达情感和内心的丰富给出了一些建议,包括人文书籍的阅读、理性的旅行、写作以及独处等方式。他特别提到写作,说自己41岁才出第一本书,但从5就开始写作,每一个都应该养成写作的习惯,因为“珍贵美好的东西会流失,用写作来记录人的经历和对经历的感受,这是人最珍贵的东西”。

 

道德是有人性根据的

关于道德,周国平先生认为它不是从外部强加的规范,道德是有人性根据的。首先,道德来源于生命,英国十八世纪著名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说过“人类社会最基本的道德都是建立在同情心之上”,孟子也曾说过“恻隐之心”、“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即是同情心,同情心是什么?周国平先生认为它是“生命对生命的感受”,推己及人、将心比心。

 

其次,周国平先生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身上是有神性的,人是有灵魂”,西方阐述这一观点的哲学家是康德,他强调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现象界的人,他受自然本能的支配,趋乐避苦,但另一方面,作为本体界的人,人可以为自己的行为立法,按照道德本能来做事。通俗的说,人是有神性的,而不仅是自然的存在物。作为一个有神性的、有尊严的人,尊重自己并且尊重他人,是道德的重要基础。

 

五种观点看待生死问题

对于生死问题,人们都或多或少地有所回避,周国平先生说这无非出于三个原因,第一,感到害怕或恐惧,不敢想;第二,无奈,反正迟早一死,多想也无益,第三,觉得为时过早,不必去想。周国平先生认为人还是应该直视生死问题,因为平时没想明白,到时会痛苦挣扎。

周国平先生就生死问题,给出了五种观点,也是五种人生观:第一,理性的人生观,追求“真”,这是西方哲学的主流观点,即“顺从自然,安于生死,死是一种自然现象,死亡面前人人平等”;第二,道德的人生观,追求“善”,以孔子为代表,认为应该“做人第一、坦然生死”,“尽人事,听天命”;第三,审美的人生观,追求“美”,以庄子为代表,倡导“与造物者游”、“与天地精神往来”,达到超越小我、融入宇宙大化的审美境界;第四,信仰的人生观,追求“神”,以基督教为代表,有神论者,认为虽然肉体会死但灵魂不会死。第五,解脱的人生观,追求“空”,无神论者,强调自我觉悟,最终看破红尘,看淡生死。

 

三个小时的演讲,周国平先生以一个长者的智慧和一位哲学家的哲思将大家带入对人生的思考之中,畅谈人生的追求、审视生命的意义,精彩而尖锐的的现场提问则再次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相信博雅班的学员们也通过此次的名家论坛感受到人文修炼的魅力和意义。

周星教授向周国平先生赠送有厦大特色的纪念品

 

周国平先生还向博雅班学员代表赠送附有

他亲笔签名的《愿生命从容》一书

 

 

 
 
 

 

第一期企业家国学精修(人文素养)

博雅班

尚有少量席位,欢迎咨询报名!

何老师:0592-2183767,15280219932

 

 


联系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
学校链接
pg游戏官网登录入口的友情链接
网站地图